考试
2021-08-07 09:24:13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贯穿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君权与相权的关系贯穿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班固《汉书》

材料二  (宋)开宝五年,太祖诏……宰相、枢密使候(等待)对殿庐,次年六月,又命参知政事升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轮流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权。

——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辩证分析宰相制度的利弊?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宋朝分割相权的举措?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朝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

(4)根据以上材料中皇帝对宰相态度的变化,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吗?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古代政治发展的趋势,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宰相制度的利弊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并联系所学,从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和威胁君权等方面来回答。(2)宋朝分割相权的举措,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又命参知政事升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轮流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权”,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3)明朝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4)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可以根据材料信息,从不断调整中央行政机构、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皇权不断加强等等来回答。

(1)利: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等。弊:相权过大,威胁君权,造成君相矛盾,政局动荡。(2)宋: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3)明: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等分理全国军政、行政等事务;各部门相互监督和牵制,保证全国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4)趋势:不断调整中央行政机构,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皇权不断加强。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