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欧
题目描述
【题目】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欧洲与中国在思想领域都发生了一系列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17世纪的中国,正值明中叶以后,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它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产生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材料二
“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审视启蒙运动。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追随者对他们所继承的那个世界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另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倡导者试图为更为清晰可靠地理解这些问题奠定充分基础。总之,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材料三
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教会神学,其内容不是关于这个世界的问题,而是关于另一个世界的问题,身后世界的问题。任何神学的东西,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是教权。……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正因这样,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力量之韧是罕见的。……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
——摘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1)材料一中“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指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3)根据材料三,论证“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这一观点。
答案解析
(1)由材料“16、17世纪的中国,正值明中叶以后”可知,“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为明清之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进步思想。(2)材料二中“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可以从启蒙运动的概念和内容进行分析,“破”针对的是旧,“立”针对的是新的事物。如破: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立: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为未来资本主义社会勾画了制度蓝图。(3)由材料“……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力量之韧是罕见的。……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君者,法之原也……”等关键信息可知,“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的因为①神学关注来世,束缚容易突破;儒学影响根深蒂固;②西方有与君权平列的教权;中国是君神合一;③西方君主对封臣没有绝对的权力;中国君主权力高度集中;④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于君权。
(1)因素:明清之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进步思想。(2)破: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立: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为未来资本主义社会勾画了制度蓝图。(3)①神学关注来世,束缚容易突破;儒学影响根深蒂固。(4)②西方有与君权平列的教权;中国是君神合一。(5)③西方君主对封臣没有绝对的权力;中国君主权力高度集中。(6)④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于君权。
相关试题
【多选题】 助溶剂法合成祖母绿的具有以下哪些
(单选题)公文的秘密等级应标于文头的()
我国《代表法》规定:“代表视察时可以向被视察
营业税的纳税人兼营应税劳务和货物或者非应税劳
【标准答案】23. 某企业2011年度境内所
人工智能产业链条主要包括:基础技术支撑、()
明清时期专制集权统治极度膨胀,下列哪些是这一
下列处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的说法,符合我国相关
描述疾病分布的基本指标是
现代土木工程较古代和近代而言,具有以下那些新
农户的贷款需求( )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标准》规定,客运人员对
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动能来传递动力的传动方法。
电铲起重臂(大架子)倾角正常情况下为45°,
您认为,哪个选项是拒绝使用支付宝的行为
城市给水设施布置形式分为()形式。
位从业人员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下列哪个是收集需求过程的输出?()
孙武认为用兵打战最贵速胜。
根据经济学的观点,生产成本可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