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20:23:50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呈现渐进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呈现渐进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体西用”……提出了一个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说法”……使中国人……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交冲汇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国的这一危局,影响了据统治地位的士大夫,不过他们是被迫倾向于改良而非倾向于革命……他们任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他以著作《孔子改制考》而震惊同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孙中山在1905年的《民报》发刊词中认为“罗马灭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独立”。……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

材料四  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事实中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威力。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齐鹏飞《毛泽东思想概论》

(1)据材料一,分析“那个世界的部分”的主要内涵是什么?有人认为“中体西用”和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依据材料分别指出其“高明”之处。

(2)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从1905年到1924年孙中山的一贯思想是什么?

(3)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能吸引中国知识分子的原因?

(4)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认识?

答案解析

第一问中,由“中体西用…使中国人…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可知,内涵是西方先进的技术。由“中体西用提出一个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说法”可知,中体西用使洋务派可以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而保守派则维护了封建纲常制度,这是高明之处;由“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可知,康有为借助儒家文明宣扬新思想,减少变法阻力。第二问中,由“罗马灭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独立…中国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可知,孙中山强调实现民族独立。第三问中,根据“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事实中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威力”并结合所学,可得辛亥革命失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破产;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战暴露西方文明的缺陷。第四问中,根据题干中“洋务派,维新思想,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等信息,可得中国的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过程;由走西方人的路到走俄国人的路,最后走自己的路。

(1)主要内涵: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高明之处:对洋务派而言可以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对保守派而言则维护了封建纲常制度。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减少变法的阻力。(2)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自由(3)辛亥革命失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破产;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战暴露西方文明的缺陷(4)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过程;由走西方人的路到走俄国人的路,最后走自己的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