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2018年习近平多次阐述“两岸一家亲”理念,一以贯之。台湾问

题目描述

【题目】2018年习近平多次阐述“两岸一家亲”理念,一以贯之。台湾问题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历史因素,有大陆先民筚路蓝缕传薪火,有甲午战败遭受殖民统治,有1947年“2·28”事件造成的历史创伤,也有国共内战延续等。国共双方从20世纪20年代起多次对抗与合作,深刻影响着中国政治与两岸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的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1)材料一中创立的学校指什么学校?该校的创建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结晶,它的创建有何意义?国共两党合作以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为目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发动的哪次武装起义,标志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材料二  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曾两次与国民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

(3)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撬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在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该行动最终得到和平解决,这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

材料三  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十天之内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去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4)材料二中的国共谈判指的是什么?毛泽东明知谈判是假为什么还要冒生命危险参加谈判呢?这次谈判最终达成了什么协定?

材料四  1950年,败退的蒋介石在反思失败的原因时曾说,此次战争(指解放战争)的失败实在是国民党自己打倒了自己!

(5)分析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6)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两党的关系有何认识?

答案解析

(1)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北伐战争。(2)南昌起义。(3)西安事变。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4)重庆谈判。为了争取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双十协定”(或《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5)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人民大力支持;战争具有正义性。(6)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得民心者得天下;在新时期,国共两党应以民族利益为重,实现第三次合作,为祖国统一大业和民族复兴作出贡献等。

(1)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一中创立的学校指黄埔军校;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黄埔军校的创建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结晶,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第三小问,国共两党合作以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为目标的历史事件是北伐战争;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2)依据所学可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统治的第一枪,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3)依据所学可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在中共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接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到来。(4)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1945年8月,蒋介石、毛泽东”可知,材料三中的国共谈判指的是重庆谈判;第二小问,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和欺骗人民,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而毛泽东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第三小问,经过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 (5)结合所学可知,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取胜的原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人民大力支持;战争具有正义性。(6)结合以上材料,我们对两党关系的认识: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得民心者得天下;在新时期,国共两党应以民族利益为重,实现第三次合作,为祖国统一大业和民族复兴作出贡献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