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列课外文言文,完成各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课外文言文,完成各题。

弃书捐剑

项籍①少时,学书②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③怒之④。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⑤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

(注释)①项籍:项羽,名籍,字羽。②写字 ③项梁:项羽的叔父。④怒之:意动用法(以之为怒)⑤略:大概。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学书不成,去(离开,放弃)

B. 剑,一人敌(敌人)

C. 不足学(值得)

D. 又不肯竟学(完毕,完)

【2】下列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A. 见渔人,乃大惊

B.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 乃记之而去。

D.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3】翻译句子

(1)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2)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

【4】项羽年少时不肯学书学剑,而后终为刘邦所败,这个故事给人的教训是什么?

答案解析

【1B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改为:剑,一人敌(对敌)。整句译为:剑术,也只能与一个人对敌。【2B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不相同。例句“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中的“乃”与ACD三项中的“乃”都是“于是,就”之意。而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中的“乃”是“竟然”之意。【3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书”:写字。“而已”:罢了。“然”:然而。“乃”:是。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特别是特殊句式的翻译,如“终为刘所败”被动句的翻译;“乃智穷也”判断句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4写启示。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文言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社会实践,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述。从文章叙写的内容来看,项羽年少时,学什么都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因此。长大后虽然也有雄心壮志,但最终因缺乏真才实学而导致惨败。围绕“学习要持之以恒”作答即可。译文:项籍年少时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放弃了;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他的叔父项梁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罢了;剑术,也只能与一个人对敌,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后来只知道兵法大概的意思,又不肯深入的学习下去。后来,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刘邦凭借智取,而项籍则以蛮力拼斗,然而最终被刘邦打败,是智力用尽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