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纵观中国历史,从古至

题目描述

【题目】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纵观中国历史,从古至今,每个不同历史阶段,我们的外交也各有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是海洋大国……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妥善处理海上纠纷,积极拓展双边和多边海洋合作,向海洋强国的目标迈进。

(1)明清时期,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事件有哪些?各举一例说明。

材料二:第五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原则?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材料四: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

(4)据所学知识回答,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的发展分别呈现什么趋势?材料四反映出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如何?

(5)结合近代外交的曲折发展,你认为在未来几年间,中国外交的着力点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解析

(1)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4)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中国国际地位提高(5)继续推进大国关系;构筑合作共赢的大国关系框架;不断深化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积极参与多边合作;大力开展安全外交(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1)依据所学可知,戚继光抗倭、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坚决维护了国家海洋权益。(2)依据材料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可知,此内容反映了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依据所学可知,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与印度、缅甸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在1955年的亚非会议上,中国、亚洲、非洲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而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全球化,各国都在采取措施来适应这一趋势;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可知,此内容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提高。(5)开放性题目,继续推进大国关系;构筑合作共赢的大国关系框架;不断深化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积极参与多边合作;大力开展安全外交。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