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0 21:08:18

    材料一:2019年7月1日起,上海步入垃圾分类强制时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2019年7月1日起,上海步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个人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罚200元;单位混装混运,最高可罚5万元。截至7月6日,全市城管执法部门检查了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企业138家次,对存在混合运输、遗撒滴漏、标识不清等违规行为的4家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

(1)结合材料指出法治的要求除了良法之治还需要什么?

(2)材料中城管部门在行使权力时应奉行怎样的基本准则?其核心是什么?

材料二:垃圾分类在上海推进快、成效大,其中居民区垃圾分类达标率已从15%提高至90%。全市动员、全民参与,据统计,上海全市平均每天分出的可回收物增长431.8%、湿垃圾增长88.8%、干垃圾减少17.5%、有害垃圾增长504.1%,垃圾填埋比例从41.4%下降到20%。

(3)上述材料中体现了我国哪一发展理念?

(4)垃圾分类在上海取得显著成效得益于我国坚持的哪一基本国策?

(5)建设美丽家园,我们在行动,请对下列垃圾进行正确分类。

①核桃、榛子等干果核 ②食材废料 ③双面使用后的练习本 ④废旧电池、过期药品

可回收垃圾:

不可回收垃圾:

有害垃圾:

厨余垃圾: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法治的知识点,联系教材可知,法治的要求除了良法之治还需要实行善治。(2)城管属于行政机关,联系教材可知,城管部门在行使权力时应奉行依法行政的基本准则,其核心是规范政府行政权。(3)材料强调垃圾分类,所以体现的发展理念是绿色发展理念。(4)本题考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联系教材可知垃圾分类在上海取得显著成效得益于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据此回答即可。(5)本题考查落实环保行动,结合实际可知:可回收垃圾:③双面使用后的练习本;不可回收垃圾: ①核桃、榛子等干果核;有害垃圾: ④废旧电池、过期药品;厨余垃圾: ②食材废料。

(1)实行善治。(2)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政权。(3)绿色。(4)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5)③①④②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