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读下

题目描述

【题目】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太湖流城苏州、湖州的稻米产量已占全国首位,故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两浙的丝织产品已跃居全国首位。……宋代的造船技术居于世界前列,海船制造中心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大城市。宋代商业繁荣,内外贸易空前活跃。

——摘编自《中国历史》

材料三: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出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摘自《最是一朵奇葩——元曲》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①、②处政权建立者的名字。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宋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发展的趋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曲中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艺术是什么?

答案解析

(1)建立者:①是耶律阿保机(或辽太祖);②是完颜阿骨打(或金太祖)。(2)特点: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高;技术发达;区域内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经济中心。(任答两点即可)趋势: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心经历了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意思相近即可)(3)综合性艺术:杂剧。

(1)结合所学知识,北宋时与西北的少数民族政权西夏、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辽国形成并立局面,而辽国建立者是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南宋时与西北的少数民族政权西夏、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金国形成并立局面,而金国建立者是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因此材料一中①、②处政权建立者的名字分别是耶律阿保机(或辽太祖)、完颜阿骨打(或金太祖)。(2)根据材料二“太湖流城苏州、湖州的稻米产量已占全国首位……”可知宋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高;根据材料二“两浙的丝织产品已跃居全国首位。……宋代的造船技术居于世界前列,海船制造中心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大城市……”可知宋朝时期南方经济技术比较发达,区域内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经济中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经济呈现出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元曲是元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其中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