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3:29:54

经济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题目描述

【题目】经济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南海县志》卷21材料二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商品零售额

95.8%

4.2%

材料三 《中国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 中国1960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材料四: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历史条件。(2)据材料二,分析这种经济成分变化的原因。这种变化对我国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影响?(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4)据材料四,指出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答案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材料,归纳整理的能力。第一小问变化,结合材料一中“(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 ”可知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第二小问条件,依据 材料一中“(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可知有利的条件是外商企业的刺激,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可以总结出洋务企业的刺激和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读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1956年公有制占有绝对的地位,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造成的;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变化依据材料三中两组片的比较可以看出, 在所有制结构上由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现象;第二小问目标,结合所学知 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变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条件: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2)原因:三大改造;影响: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3)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增幅大,农业生产下降;农轻重比例失调。原因:“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4)变化: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到公有制为主体与非公有制经济并存。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