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作为我国在垃圾分类方面首部地方性法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垃圾分类工作开始取得实质性进展。垃圾分类的目的,力争物尽其用。如今,全市居住区垃圾分类达标率从去年底的15%提高到90%,每天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量比2017年底提高了41.7%。
材料二:2018年6月24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要打赢蓝天保卫战;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1)材料一中《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体现了我国法治的哪一方面要求?
(2)实施垃圾分类和打赢蓝天保卫战,表明了我国正在贯彻哪一发展理念?
(3)为了贯彻这一发展理念,我国需要大力倡导什么样的生产生活方式?
(4)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做些什么?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法治的要求,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体现了我国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2)本题考查绿色发展理念,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并联系教材知识的能力。实施垃圾分类和打赢蓝天保卫战是我国为保护环境而实施的重大举措,所以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3)本题考查我国大力倡导的生产生活方式,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依据教材可知,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4)本题考查中学生可以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做些什么,属于做法建议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一般没有固定答案,发挥空间较大。结合所学知识和自身实际,可以从绿色出行、节约用电、健康饮食、保护植物、义务植树、监督他人等方面来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1)实行良法之治。(2)绿色。(3)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4)多步行、多骑自行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开空调;少吃烧烤食品;保护植被,多植树;发现不利于降霾的行为要及时劝告或举报等。
相关试题
9755 不停电更换柱上变压器时,旁路电缆与
欧洲封建社会的基础是
(单选题)在我们提倡和推进听、说、读、写综合
与确定“八一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单选题)风险预警系统进行风险分析的程序是(
2017年我国公务员招考,有148.63万人
“经济危机/法西斯独裁/“一战”祸因/国际联
17、根据婚姻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常考)
Argo计划是1998年推出的全球海洋观测试
瓦格纳认为公共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是由于( )。
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是华夏先
曾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
夜间检查是预防夜间发生大火的有效措施,检查主
社会工作者应该接受继续教育,不断学习专业知识
汉语的词类划分适用于()。
资料档案的借阅对象为()等。
无线路由器的加密类型一般有()。
4.电影院错位排列,其视线升高值为( )。
现存最早的《()》开创了写意人物画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