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18时15分,某炼油厂油品分厂罐区发生爆炸,引起
题目描述
×年×月×日18时15分,某炼油厂油品分厂罐区发生爆炸,引起310号油罐燃烧,造成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39万元。事故当日13时许,某炼油厂油品分厂半成品车间工人黄某在当班期间,发现310号油罐油面高度已达14.21m,接近警戒高度14.30m,黄某马上向该厂总调度进行了报告,并向总调度请示310号油罐汽油调和量。根据总调度的指示,黄某进入罐区将油切换至304号油罐。13时30分许,黄某在给310号油罐作汽油调和流程准备时,本应打开310号罐D400出口阀门,却误开了311号油罐D400出口阀门。15时许,黄某开启11A号泵欲对310号油罐进行自循环调和,由于错开了311号D400出口阀门,实际上此时310号油罐不是在自循环,而是将311号罐中的汽油抽入310号油罐。15时40分,仪表工陈某某从计算机显示屏上发现310号油罐油面不断上升,随后计算机开始“高位报警”,陈某当即让黄某到罐区去核实一下310号罐的油面高度,黄某却误认为是计算机不准确,没去核实也未采取其他措施。16时,在交班时违反规定,没有在油罐现场进行交接班,也未核实油罐流程。17时50分,310号油罐的汽油开始外冒,部分汽油挥发,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18时15分,某单位职工吕某驾驶手扶拖拉机路过罐区11号路时,排气管排出的火星遇空气中的爆炸混合气体发生起火爆炸,导致吕某当场死亡,另一工人被严重烧伤抢救无效死亡。310号油罐"-3即燃烧,持续17h后被扑灭。1.如果310号油罐和311号油罐相距400m,且都是直径l5m的圆柱形罐体,其最高油面高度是l4.3m,试判断该储存单元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汽油在储存区的临界量是20t,汽油的密度是750kg/m3。2.试分析该罐区具有哪些危险因素,并指出防止危险因素演变为事故的控制措施有哪些。3.试分析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答案解析
1.由于310号油罐和311号油罐相距不够500m,所以它们是一个储存单元,两罐最大储油量是:[(3.14×7.5-2×14.3)/100 × 0.75×2]t=37.886t。已远远大于汽油在储存区的临界量20t,所以构成重大危险源。 2.该罐区具有的危险因素是火灾、爆炸、高处坠落、车辆伤害、中毒等。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措施包括:(1)控制点火源:①罐区禁止明火;②汽车进入站区要带熄火器,有接地铁链;③维修时使用铜制工具、不穿带钉的鞋子;④使用防爆电气设备,防止电气火花;⑤设置避雷装置、静电接地装置。(2)防止产生爆炸性混合气体:①防止汽油泄漏;②储罐应有呼吸器,有汽油蒸汽浓度检测器。(3)建立消防设施、配备消防器材;储罐区和办公楼、变电站安全距离符合要求。预防车辆伤害、高处坠落事故的措施:①厂区应有车辆限速标志;②车辆不允许搭乘无关人员;③人员可达的高处应有护栏,没有护栏作业时应佩带安全带;④雨雪天登高作业注意防滑。预防中毒事故的措施:①防止汽油泄漏;②设置汽油蒸汽浓度检测器;③个人配备保护器具。3.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1)工人黄某误开311号油罐D400出口阀门导致310号油罐油面超出警戒液位,计算机“高位报警”后未去查看,汽油溢出,导致爆炸、火灾事故。(2)仪表工陈某在发现310号油罐油面“高位报警”,黄某未到罐区核实油面高度的情况下,应采取其他措施而未采取。该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1)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有违章情况。(2)安全监控装置不完善。(3)安全培训,安全教育有欠缺。(4)路过罐区的公路与罐区的安全距离应重新确定。
相关试题
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
行政机关对当事人进行处罚未使用罚款单据的,当
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 )等。 事件树
下列属于危险指数评价法的是( )。A危险度评
爆炸所产生的空气冲击波的初始压力(波面压力)
对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特种设备是指由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
乙炔瓶的充装压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大于__
下述( )不属于锅炉安全附件。A水泵阀门B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中,要求使用单位必须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是( )
生产或者经营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生产或经营假冒
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_________的规定要
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项目发包安全管理的说
常采用的钢丝绳固定方式是绳卡式,正确的卡法是
监督检查__________被检查生产经营单
通过设计无法实现本质安全时,应使用安全装置消
生产安全事故的__________是保证生产
某服装厂厂房为一栋六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厂房
双手控制安全装置的作用是( )。A既保护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