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16:11:01

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制度改革,是每个国家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

题目描述

【题目】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制度改革,是每个国家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某校九年级学生就此进行了系列探究,请你参与。

【世界篇】

材料一  动力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是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为主体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世界近代史》

(1)“动力革命”和“运输革命”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分别有何具体表现?根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技术在5年中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为30%左右,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世界近现代史》

(2)20世纪90年代,美国步入什么时代?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中国篇】

材料三(见下图)

(3)根据材料三,指出图中我国主要工业产品量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  到1983年,农村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国有企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4)农村改革是怎样取得突破性进展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经济方面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综合篇】

(5)综上所述,归纳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主要因素。(至少两点)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可以知道涉及的事件是工业革命,因而“动力革命”应该是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而“运输革命”应该是英国的史蒂芬孙在1825年发明了火车。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使了英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由乡村为主体向城市为主体发展。(2)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在进行社会经济改革的同时,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美国步入新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此可知是信息技术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的重大成就。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3)依据材料三柱状图显示了,我国的煤、钢、原油都在不断增长,据题干中的时间“1952年”“1957年”,可知主要工业产品量变化的原因是因为我国在1953—1957年实施了“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因而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变化呈现上升趋势。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4)依据课本所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民经济发展;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综上分析可以知道,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的需求;政府的宏观调控;科技革命的推动;国情变化;合理利用市场和计划等经济手段等。

(1)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火车的发明  英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滤,或由乡村为主体向城市为主体发展。(2)信息时代或新经济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3)增长或上升    实施“一五计划”以发展重工业为主(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经济发展的需求;政府的宏观调控;科技革命的推动;国情变化;合理利用市场和计划等经济手段。(任发1点,言之有理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