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0:00:15

儒学的历史际遇十分复杂,时代不同,对它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迥异。

题目描述

【题目】儒学的历史际遇十分复杂,时代不同,对它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迥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论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

——《汉书儒林传》

材料二  朱熹著《四书集注》,采择理学家中与已意相合的论说,加入自己的比较通俗浅近的注释,使理学借四书而得以传播。朱熹极为重视少年的教育,著《小学集注》,收集《礼记》、《曲礼》、《列女传》等古籍中有关三纲五常的说教,教育青少年遵照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又著《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等,供儿童学习。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酒扫涓洁、读书写字,直到杂细事宜,都作了的具体规定。

——蔡美彪主编《中国通史》(第七册)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汉儒学繁盛的原因。

(2) 依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在推广理学方面所做的努力。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推广理学的社会条件。

答案解析

(1) 原因: 题目要求“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所学知识可知,儒学之所以在西汉繁盛主要原因跟儒学自身的发展和统治者的重视有关,具体来说,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符合了现实需要;汉武帝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材料中的“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对策,劝以官禄”并结合所学汉武帝重视儒家思想的史实可知,汉武帝起用儒家学者参与国家大政,将学与仕相结合;设立五经博士传授儒家经典。(2) 努力: 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回答。由材料二中的“朱熹著《四书集注》,采择理学家中与已意相合的论说,加入自己的比较通俗浅近的注释,使理学借四书而得以传播”归纳为重新解释儒家经典,使理学普及化、通俗化;由“教育青少年遵照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可以得出注重道德规范教育,推动理学的生活化;由“朱熹极为重视少年的教育”、“又著《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等,供儿童学习”可以得出注重对少年儿童的教育。条件: 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首先需要注意审题,题目要求回答朱熹推广理学的社会条件,所以个人条件和理学本身的条件不用考虑。社会条件可以从技术、经济和教育等角度思考,具体来说,包括印刷技术的提高(或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私学的发展。

(1) 原因: 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符合了现实需要;汉武帝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起用儒家学者参与国家大政,将学与仕相结合;设立五经博士传授儒家经典(2) 努力: 重新解释儒家经典,使理学普及化、通俗化;注重道德规范教育,推动理学的生活化;注重对少年儿童的教育。条件: 印刷技术的提高(或答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私学的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