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项目
全国总量
平均每人占用量
国民收入
358亿元
66元
粮食
1.1亿吨
209公斤
钢
15.8万吨
0.29公斤
材料二:1952年我国粮、棉、钢、煤产量
项目
总产量
比1949年增长
粮
1.64亿吨
36%
棉
130.4万吨
193%
钢
134万吨
750%
煤
0.66亿吨
105%
(1)根据材料一,说明新中国建立时的经济状况如何?
(2)1952年经济状况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1957年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品种
产量
比1949年增长
粮
1.95亿吨
19%
棉
164万吨
20%
钢
535万吨
296%
煤
1.3亿吨
96%
(3)材料三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与1952年相比,大幅度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自1949年新中国以来,中国不止一次的发生变革。一些变化可以说是向现代化进步的……这些变化包括:公共卫生、身体健康和食品配给的进步;基础教育和现代通讯手段的推行,扩大了文化普及的范围,使更多的人掌握了文化;高水平的工业化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消费商品,从最初的保温瓶、电风扇发展到手表、自行车,随后是电视和洗衣机,到了20世纪90年代,则是汽车和空调。
﹣﹣《剑桥插图中国史》
(4)材料四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答案解析
(1)新中国建立时的经济状况:不发达,很是落后。(2)1952年经济状况状况:总产量大幅度增长,主要原因:土地改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3)原因:实行了一五计划和进行了三大改造。(4)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向现代化迈进。
(1)根据材料一“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中的“国民收入”“粮食”“钢”的全国总量和平均每人占用量可知,新中国建立时的经济状况不发达,很落后。(2)根据材料二“1952年我国粮、棉、钢、煤产量”可知,1952年经济状况有了很大好转,总产量大幅度增长;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状况好转的主要原因是由于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3)根据材料三“1957年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与1952年相比,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这主要是由于1953年——1957年我国实行了一五计划和进行了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出现了大幅度增长。(4)根据材料四“自1949年新中国以来,中国不止一次的发生变革。一些变化可以说是向现代化进步的”可知,材料四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向现代化迈进。
相关试题
38、下列哪项是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
“千年一清圣人在”中的“圣人”是指()
(单选题)不能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的药物是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不属于汗法范畴的是【】
“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诗句中的
生物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这个18世纪中
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
标准化是指测量工具的编制、施测、评分和解释方
中级美发师在发型设计中,首先要扩大视野、吸收
“对不起。”译成英文是()
油脂品质下降通常称为油脂的( )
小明做事,没有自己的主见,看别人怎么做,他就
小承气与厚朴三物汤的组成变化属于()。
无论是神经调节或体液调节,都必须通过控制细胞
如果投诉率较低,说明该服务质量较好。
保险公司次级债应向()发行。
危险点分析及预控工作主要由工程管理人员完成,
借款凭证审核重点包括()
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除24h龄期或延迟至48h脱模的试体外,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