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崛起之路,曲折而又艰辛,历史上的经验值得借鉴。阅读下列材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崛起之路,曲折而又艰辛,历史上的经验值得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主要是丝绸、纸张和陶瓷。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并通过陆路向四周扩展影响力。1368年,明朝建立了,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虽然这次与前两次相比有些逊色,中国强大的力量仍给这一地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中国引来第四次崛起》

材料二  明清时期,一部分仕途无望的知识分子投身于文学创作和科技研究,如吴承恩、吴敬梓等成了小说家;宋应星成了科学家。

材料三  清朝时期,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需要外洋货物……这一政策导致了中国的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三次崛起体现出的共同特征。

(2)材料二宋应星的哪一巨著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依据材料三,指出清政府实行怎样的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认识?

答案解析

(1)共同特征:国家强盛;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2)《天工开物》。(3)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影响:客观上对外来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但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4)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经济强国;和平崛起,强而不霸。

(1)据材料一“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主要是丝绸、纸张、陶瓷……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并通过陆路向四周扩展影响力……1368年,明朝建立了,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虽然这次与前两次相比有些逊色,中国强大的力量仍给这一地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知,中国古代三次崛起体现出的共同特征是国家强盛;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2)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3)据材料三“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外洋货物……这一政策导致了中国的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可知,清朝实行了闭关锁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属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经济强国;和平崛起,强而不霸。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