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17:36:19

2014年8月,苏州友新路上的一家饭店拉出“爱,在行动!为环

题目描述

【题目】2014年8月,苏州友新路上的一家饭店拉出“爱,在行动!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午餐”的横幅,80后的饭店经理杨晓峰认为自己是开饭馆的,为环卫工人们提供一份可口的午饭是举手之劳。他说:“常常看到环卫工人在路边吃饭,我觉得他们很辛苦,尤其遇到高温、下雨实属不易,就想为他们做点实事。”

(1)分析杨晓峰的事迹,写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他推崇的民族精神及其内容。

(2)报道和宣传杨晓峰的事迹,是为了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请问: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杨晓峰免费请环卫工人吃饭,是在践行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中的哪一项内容?

(4)向杨晓峰学习,写出在日常生活中你能发扬的民族精神及其具体做法。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杨晓峰的事迹,展现了他团结友善、乐于助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优秀品质,体现了以人为本、扶贫济弱、公平共享的人文精神和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2)发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有性质和作用决定的。因为它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学生要学会充分领略。(3)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基本内容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和敬业奉献。杨晓峰免费请环卫工人吃饭体现了他与人为善,对人友爱。体现了其中的团结友善。(4)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扬的民族精神有:团结他人,自强不息,敢于面对困难等。做法:在学习中乐于帮助同学,主动值日等。学生围绕实际作答即可。

(1)以人为本、扶贫济弱、公平共享的人文精神。(2)民族精神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3)团结友善。(4)民族精神有:团结他人,自强不息,敢于面对困难等。做法:在学习中乐于帮助同学,主动值日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