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13:23:27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些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能准确判断形势

题目描述

【题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些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能准确判断形势,作出正确的选择。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

(1)材料一中的图画和诗词反映的是哪两个历史事件?这两个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长征开始后,广大干部、战士眼看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红军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这与前四次反“围剿”胜利发展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们由此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挥方针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2)材料二中“觉悟到”的问题是在哪次会议上解决的?会后,毛泽东领导红军在长征途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军事胜利,请你举出一例。

材料三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共中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1936年,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筑梦中国》(第一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中的图片和诗词“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可知,材料一中的图片是南昌起义;诗词所反映的是秋收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2)第一问,依据材料二信息“他们由此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挥方针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在反击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时失利,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开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所以,材料中“觉悟到”的问题是在遵义会议上解决的。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领导红军在长征途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军事胜利,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遵义会议后,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巧渡金沙江,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等。(3)依据材料三“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共中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1936年,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因素有: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等。

(1)事件: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2)会议:遵义会议。事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3)因素: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