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13:17:4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上的体现是:以文明交流

题目描述

【题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上的体现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闵、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之光)

材料一  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其中一个人在黄河边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一个人在爱琴海边思考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

——摘自《千年一叹》

(1)“在黄河边思考”的是我国春秋时期哪位大思想家?他的学说在西汉时被立为正统思想,是因为董仲舒的什么建议?

(2)“在恒河边思考”的古印度思想先哲是谁?他创立了哪个宗教?

(文明传播)

材料二  开创性地打通东西方大通道,首次构建起世界交通线路大网络;……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助推了多样性文化交流,是东西方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相互浸染、相互包容的重要纽带。

——摘自《求是》

(3)“(陆上)东西方大通道”指的是哪条商路?它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请列举任一例唐朝“这样一群人”对外交往的事例。

(文明交融)

材料三 

(4)图1反映了我国古代史上这次改革的作用是什么?图2反映了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交往?

(文明之殇)

材料四  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限制对外贸易。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5)材料四反映了清政府制定了什么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政策带来的危害。

(文明延绵)

材料五  世界上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除了中国以外的其他三个文明都出现过断层,被野蛮文明取代、同化,然后灭绝.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邓敏《走读历史》

(6)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文明延绵流传的因素有什么?

答案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黄河边思考”的是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他的学说在西汉时被立为正统思想,是因为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恒河边思考”的古印度思想先哲是释迦牟尼;他在公元前6世纪创立了佛教。(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陆上)东西方大通道”指的是丝绸之路;它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唐朝“这样一群人”对外交往的事例,如唐太宗时期,玄奘西游天竺;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4)根据图1北魏帝王,可知与北魏孝文帝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图2是唐太宗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求婚使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唐朝与吐蕃(藏族)的交往。(5)根据材料四“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清政府制定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闭关锁国,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明延绵流传的因素有广泛交流、向先进的文明学习、互相借鉴、开放包容、不能固步自封等。

(1)孔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佛教。(3)丝绸之路;重要地位: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或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玄奘西游;鉴真东渡(4)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吐蕃(藏族)。(5)闭关锁国。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6)广泛交流;向先进的文明学习;互相借鉴;开放包容;不能固步自封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