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下列对文化常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

题目描述

下列对文化常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乌鸟之情,愿乞终养”。乌鸦有反哺之情,羊羔有跪乳之意。“乌鸟之情”比喻对长辈的孝养之情,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人伦亲情的传统美德。
B.“谢家宝树”,多指有出息的家族后代,因谢玄回答谢安的话语“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而为世人认可。王勃说“非谢家之宝树”表达了自己的自谦之意。
C.“黍离之悲”,典出《诗经·王风》:“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多用来表达人们在离别时的无限伤感,与“多情自古伤离别”有异曲同工之妙。
D.做买卖的商人都说自己是“端木遗风”。“端木”指孔子弟子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子贡诚实经商,体现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良好风尚,一直为后代儒商推崇。

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作家作品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C项,“多用来表达人们在离别时的无限伤感,与‘多情自古伤离别’有异曲同工之妙。”表述有错,“黍离之悲”应是表现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故选C。

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作家作品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C项,“多用来表达人们在离别时的无限伤感,与‘多情自古伤离别’有异曲同工之妙。”表述有错,“黍离之悲”应是表现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故选C。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