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9 05:37:53

    以2013年金秋为起点,“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承载时代

题目描述

【题目】    以2013年金秋为起点,“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承载时代使命的世纪工程,掀开了世界发展进程的新一页。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013年以来的5年,中国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60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0多万个就业岗位,中国对外投资成为拉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重要引擎,这说明(    )

A.人为事物联系超越自在事物联系

B.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C.联系的主观性与客观条件相统一

D.关键部分具有主导作用

【2】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来解释“一带一路”,往往会陷入解释力不足的困境,“如果纯粹套用西方的理论来解释中国,就会产生误解,甚至是曲解,”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郑永年曾如是说.这表明(    )

A.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矛盾双方相互对立

D.共性和个性相互独立

答案解析

本题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考生比较、分析、鉴别能力,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本题考查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A:自在事物联系、人为事物联系都是客观的,二者无优劣之别,A错误。B:中国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经贸关系,中国对外投资成为拉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重要引擎,这说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正确且符合题意。C:联系是客观的,不具有主观性,C错误。D: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要服从和服务于整体,D错误。故本题选B。【2本题考查矛盾双方的关系、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A:教授郑永年的论述并不涉及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A不符合题意。B: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来解释“一带一路”,往往会陷入解释力不足的困境,“如果纯粹套用西方的理论来解释中国,就会产生误解,甚至是曲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中国和西方的情况不同,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B正确。C:材料反映的不是矛盾双方相互对立,而是反映矛盾具有特殊性,C不符合题意。D:共性和个性相互联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不存在相互对立的关系,D错误。故本题选B。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