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21:17:39

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体系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体系的主轴,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各方面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年春,置《五经》博士。八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举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

——《汉书•武帝纪》

材料二  乙卯,礼科教给事中张问达上疏劾李贽:壮岁为官,晚年削发,近又刻《藏书》、《焚书》、《卓吾大德》等书,流行海内,惑乱人心。以吕不韦、李园为智谋,以李斯为才力,以冯道为吏隐,以卓文君为善择佳偶,以司马光论桑弘羊欺武帝为可笑,以秦始皇为千古一帝,以孔子之是非为不足据。狂诞悖戾,未易枚举,大都刺谬不经,不可不毁。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九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

——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重视儒学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李贽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

 

答案解析

(1)由材料“五年春,置《五经》博士”,可见设五经博士;由材料“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可见起用儒学家参政;由材料“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可见兴办学校,大力提倡儒学。(2)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归纳李贽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政治上,明代晚期吏治腐败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阶级矛盾尖锐;经济上,李贽的反正统意识是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上的反映;由材料“礼科教给事中张问达上疏劾李贽……流行海内,惑乱人心”,可见理学日益僵化。(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待传统文化明显有激进与理智之分,但其共识在于,均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辩证认识传统文化。第二小问,这些思想的产生是时代背景是:袁世凯尊孔复古,思想界必然掀起文化讨伐;同时,这也是辛亥革命以来,民主思想广泛传播的表现。

(1)措施:设五经博士;起用儒学家参政;兴办学校,大力提倡儒学。(2)背景:明代晚期吏治腐败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理学日益僵化。(3)认识:辩证认识传统文化。原因:抵制尊孔复古逆流的需要;受到启蒙思想(民主思想)影响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