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想取得哪怕是部分的胜利,都需要在人们面前提

题目描述

【题目】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想取得哪怕是部分的胜利,都需要在人们面前提出一个与以往不同并被众多人接受的新的理想和目标,使人们燃起新的希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说欧美共和的政治,我们中国此时尚不能合用的……我们中国的改革最易于群主立宪,万不能共和,殊不知此说大谬(错误)……且世界立宪,亦必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共和……”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讲词

材料二  “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仅仅)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有完成也。”

——孙中山考察英国心得

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基本精神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什么理想目标?影响孙中山提出这一理想目标的国外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欧洲列强社会存在着什么不足?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3)在同盟会纲领中,孙中山提出的核心理想目标是什么?与之相应的是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孙中山提出的理想目标为什么能被众多的中国人接受?

 

答案解析

(1)目标: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因素:欧美共和制的影响(或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2)不足:不关注民生,主张:民生主义(3)目标:创立民国。主义:民权主义。(4)表达了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进步的愿望(或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愿望)。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何不为直截了当共和可知,孙中山提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孙中山受欧美共和制的影响;(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可知,孙中山认为欧洲列强社会不关注民生;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孙中山提出民权主义;(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05年孙中山成立同盟会,提出的核心理想目标是创立民国;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创立民国与之相应的是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满族贵族为首清朝政府,建立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4)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表达了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进步的愿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