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张某家境贫寒,自幼丧母。去年他从贫困的老家到广东打工。辛辛苦

题目描述

【题目】张某家境贫寒,自幼丧母。去年他从贫困的老家到广东打工。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本想拿到工资回家孝敬年迈的奶奶,但个体老板硬拖着不给。张某一气之下,头脑发热,在老板的屋里拉上电线,企图电死老板泄愤。幸好被人发现未造成严重后果。但张某因故意杀人(未遂)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在少管所,张某学到了一些法律知识,对自己的行为深感悔恨,决心用法律为自己讨回公道。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写好起诉书寄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判决个体老板全额偿还张某的工资。张某拿着工资,不禁热泪盈眶。

(1)人民法院的两次判决体现出对人权的什么保障?

(2)张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拿着自己辛苦钱,你认为悲喜交加的张某最想说什么?

 

答案解析

(1)司法保障。  (2)张某不懂法,不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3)法律是维护我们权利的利剑。要学法、知法、用法,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试题分析:(1)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立法保障,是指国家不断制定和完善法律体系;司法保障,是通过国家的强制力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进行的。人民法院的判决,就是国家强制力的体现,所以人民法院的两次判决体现出对人权的司法保障。(2)题文中,张某一气之下,头脑发热,不计后果,在少管所,张某学到了一些法律知识,对自己的行为深感悔恨,这就说明了张某并不懂得法律,不能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回答此问,需要我们从题文中找到答案。(3)张某最后在法律的帮助下拿到了自己的辛苦钱,使张某懂得了法律的重要性。所以,张某最想说的就是要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等,要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由张某的经历,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今后的生活我们应该怎么办。本问实际上就是在考查由张某的经历带给我们的启示。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