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良法于天下,则天下治。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
题目描述
【题目】 立良法于天下,则天下治。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编纂“民法典”。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
民法典编纂采取“两步走”,即首先制定民法总则,然后编纂民法典各分编,最终形成统一的民法典。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具体部署,立法工作机构认真开展研究,广泛深入调研,采取多种形式听取意见建议,不断对草案进行完善。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建议。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的民事权利保障迎来了一个全新时代。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民法典的制定是如何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的。
答案解析
本题以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为背景材料,从政治与法治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民法典的制定是如何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的,属于体现类主观试题,知识限定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来组织答案:材料“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典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具体部署,立法工作机构认真开展研究,广泛深入调研,采取多种形式听取意见建议,不断对草案进行完善。”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体现了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与时俱进,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调动了人民参与立法的积极性。材料“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典,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党的这一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并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功能。“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的民事权利保障迎来了一个全新时代。”体现了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①民法典的制定体现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典,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党的这一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并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功能。③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与时俱进,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体现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调动了人民参与立法的积极性,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相关试题
29. “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 指的是“学
(单选题)公司应当及时披露基金经理的变更情况
课堂教学中,课桌椅子摆放方式会影响教学方法的
【单选题】 某飞机执行航班任务,最大起飞重量
生活往往就是这样:你不给别人活路,最终将会自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人类浩劫,但它并不能泯灭
据薛福成的《筹洋刍议》记载:“中国立约之初,
(题文)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令
【填空题】 皮亚杰对幼儿实践规则的研究表明:
支票的种类有哪些()。
甲公司的生产经营存在季节性,每年的6月到10
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儿的粪便,若臭味加浓,表示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
通常钻铤单位长度的重量为( )
两极格局瓦解后,原有国际力量对比失衡,世界未
审核员能力包括()
槏柱
“闯关东”中的关是指()。
21世纪我国食物安全的主要障碍因素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 ) 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