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封建亲成, 以藩屏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材料二 平王之时, 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 它们见证了秦朝的改革

材料四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五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材料六 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管理,国家官员在君主面前,永远只能处于被管理被驱策的地位,决不能按自己的意图或根据客观条件运用独立的治理权。

——《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制度指什么? 何时确立?

(2)材料二中,“ 政由方伯”的情况使整个国家处于什么状态?

(3)材料三中,你能提取出哪些有效历史信息?”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5)根据材料五、六,指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利弊有哪些?

答案解析

(1)分封制。西周。(2)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其中2条。)(3)建立皇帝制度;在中央设丞相∶在中央设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秦朝统一文字。(其中2条)(4)地理∶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建立刺史制度;精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须从地理、精神2方面)(5)利∶有利于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发展;(意思相近即可)弊∶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无独立的权力;不利于民主。(意思相近即可)

(1)依据材料一“封建亲成, 以藩屏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制度指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有效地加强了西周对全国的统治。(2)依据材料二“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政由方伯”的情况使国家处于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状态。 (3)依据材料三的图片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能提取出的有效历史信息是建立皇帝制度;在中央设丞相;在中央设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秦朝统一文字。(4)根据材料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地理方面: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建立刺史制度;精神方面: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根据材料五“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的信息可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利是有利于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发展;依据材料六“国家官员在君主面前,永远只能处于被管理被驱策的地位,决不能按自己的意图或根据客观条件运用独立的治理权”的信息可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弊是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无独立的权力;不利于民主。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