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她亲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她亲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年8月的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来说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的签名。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历史从此开始。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事件?有何影响?
材料二: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在南京,“民国”取代了“帝国。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三: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每年9月3日为胜利纪念日。
(3)结合材料三中的图一说明“国家公祭日”,为何设在每年12月13日;结合图二说明为何定每年9月3日为“胜利纪念日”?
材料四:定格历史的一天
(4)材料四中的“中华民国三十八年”指哪一年?发生了什么事?对历史进程有何影响?
答案解析
(1)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2)中华民国(或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或建立)(3)因为1937.12.13日军开始了南京大屠杀1945.9.2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或日本签订投降书)(4)1949年解放军占领南京(或南京国民政府垮台或国民党政权垮台)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依据材料一“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可奈何地签下名字”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依据材料二“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可知,材料二反映了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在不到六周时间内,日军屠杀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达30多万人。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之一。我国设立每年12月13日为“国家公祭日”目的是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反对战争,珍爱和平。1945年9月 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9月3日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我国确定每年9月3日为“胜利纪念日”。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三十八年是1949年;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胜利,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大陆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相关试题
工业钢结构安装包括( )。? 答案
储值卡误扣费/重复扣费/充值未写卡等问题、单
党要实现的三大历史任务是( )。
人类大脑的存在是使得我们比其他物种有着更加超
中国的全部少数民族语言分属几个语系。
(单选题)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值家用电器回
孟子说过:“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票据的记载事项不包括( )。
【标准答案】“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
【多选题】 下列人物属于巴金小说中“腐朽生命
银行办理个人汽车贷款的内部操作流程包括()。
盾构在超小半径曲线施工中,如何调整推进油缸支
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车辆一般不得超车、强行会车
矿山机械中常用液压马达有();()、柱塞马达
社会舆情的主体是指()。
属于气象旅游资源的是( )
塔式起重机必须配备的保险装置有()两种。
当法定准备金率为20%时,你把100元现金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