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1955年9月17日,经过五年多的斗争,饱受折磨的钱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1955年9月17日,经过五年多的斗争,饱受折磨的钱学森离开美国,回到了祖国。回国后不久,组织上安排钱学森去东北参观。在参观到一个小火箭试验台前时,陈庚问他;“我们能不能造出火箭、导弹来?”钱学森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有什么不能的,外国人能造,中国同样能造!”

材料二:钱学森离开美国后再也没有回去过。钱学森对美国朋友和科学同行十分友好,并保持着联系,但他坚持只要美国政府不对当年驱逐他出境正式道歉,他今生今世绝不再去美国。

材料三:我们的国家日益兴旺发达,“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成功,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信。

(1)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了钱学森是一个怎样的人?(1分)

(2)阅读材料三后,请你说说个人自信和民族自信的关系?(3分)

 

答案解析

(1)钱学森是一个具有自信心和强烈自尊心的人,用具体行动维护国家的尊严。(1分)(2)①我们个人的尊严与祖国和民族的尊严紧紧连在一起。②如果没有国家和民族尊严,我们个人也很难有真正的自尊。③我们不但要维护个人尊严,还要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④当祖国日益走向繁荣富强时,我们就会感到由衷的自豪解快乐。(答到三点即可给3份)

试题分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自尊自信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题文中的钱学森相信中国一定能够制造出和外国一样的高科技产品,体现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维护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等。(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个人自信与民族自信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根据教材知识,从个人尊严和民族尊严紧密相连,民族尊严是个人尊得以维护的保障,只有维护民族尊严,个人尊严才能得以保障。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