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出席了国会的一次特别会议,他在咨文中宣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制武装的少数集团或外来压力所试图的征服活动”,“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等等。杜鲁门的国情咨文发表后,美国参义员爱德温·约翰逊说:“我觉得有点像一次不宣而战的战争宣言。”

——人教版九年级教师用书

材料二“具有不同制度和不同价值标准的国家和人民可以在其中和平相处,互有分岐但互相尊重,让历史而不是让战场对他们的不同思想做出判断。”

——1972年2月尼克松访问中国《在欢迎宴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图片新闻(抗议北约轰炸南联盟)

(1)材料一中所说的“战争”是一场什么战争?其后哪些国际组织的出现,加剧了这一“战争”形势?

(2)材料二表明美国对外政策有了什么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阅读材料三图片新闻,如在当时,你会支持图中的抗议者吗?为什么?

 

答案解析

(1)冷战。北约和华约组织。(2)改善与中国关系由敌对向正常化方向发展。主要原因:中国综合国力提高;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3)会支持。因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对一个主权国家发动战争,是侵略行为。

(1)本题考查的是冷战的史实,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1947年杜鲁门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可知材料中“不宣而战的战争”是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成立了北约,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北约和华约的成立加剧了冷战的形势。(2)本题考查的是中美关系的改善的史实,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有: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为了共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中美关系由敌对向正常化方向发展。(3)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图中反映的是1999年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目的是借机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是美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体现。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斯拉夫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科索沃战争以塞尔维亚人的失败而告终。所以对于民众的抗议,我们会支持。因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对一个主权国家发动战争,是侵略行为。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