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请阅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请回答:

(1)材料中“我办了一辈子事”是指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朝较为开明的官员发起的一场什么运动?该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该运动破产的标志事件是什么?请例举该运动的中央代表人物和地方代表人物各一个。

(2)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民报》B.江南制造总局C.《新青年》(即《青年杂志》)D.康有为

①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        ②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       

③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        ④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       

(3)请你继续绘制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

(4)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

答案解析

(1)洋务运动;维护清王朝统治(或: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答“北洋舰队全军覆灭”也可得满分);恭亲王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任举一个即可)(2)①B②D③A④C(3)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4)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逐渐深入。(或: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或: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1)第一、二小问,依据材料中李鸿章的话“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可知,这指的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以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清朝洋务派官员发起的洋务运动;洋务派兴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第三小问,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第四小问,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奕䜣,在地方上的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2)依据所学可知,孙中山在成立中国同盟会后,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江南制造总局是地主阶级洋务派在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企业;1898年,康有为和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故①处填B;②处填D;③处填A;④处填C。(3)依据所学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们先后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为了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领导了戊戌变法。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和胡适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因此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中空格处应填: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4)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逐渐深入。(或: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或: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