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过巨大的成就,但也不乏遗憾。阅读下
题目描述
【题目】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过巨大的成就,但也不乏遗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工人国家。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
——摘编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
——据周荣坤等《苏联基本数字手册》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说:“当时不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不行的。法西斯的威胁从1933年起就开始迅速增长。”“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
——陆南泉等《苏联真相》
材料四 (1945年后)苏联工业的发展已出现停滞现象……其部分原因是,苏联的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另一同样重要的原因则是官僚主义的计划不切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列宁两次讲话所体现的经济政策。
(2)据材料二指出1928—1940年苏联重点发展的什么经济部门?图表反映出苏联经济发展什么问题 ?
(3)据材料三,分析苏联加快工业化的原因,并概括这一方针的积极作用。
(4)据材料四,归纳1945年后苏联工业发展停滞的因素。
(5)综合上述材料,基于经济现代化的视角,说说你对发展工农业生产的认识。
答案解析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2)重工业;经济部分发展不协调(3)法西斯的威胁;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4)苏联的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官僚主义的计划不切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调整产品结构要关注国情、关注民生;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要注意经济部门协调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列宁两次讲话所体现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把全部余粮交给工人国家”实施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1921年则转变为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新经济政策”。(2)①根据材料二《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1940年苏联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是重工业。②图表反映出苏联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经济发展出现农业、轻工业增速低,重工业增速过高,说明经济部门发展不协调。(3)根据材料三,分析苏联加快工业化的原因,并概括这一方针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不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不行的。法西斯的威胁从1933年起就开始迅速增长。”反映为了打败法西斯,加快工业化发展;加快工业化发展,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4)根据材料四,归纳1945年后苏联工业发展停滞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部分原因是,苏联的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官僚主义的计划不切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 (5)根据材料,基于经济现代化的视角,说说对发展工农业生产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展工农业生产要注意经济部门协调发展;要关注国情、关注民生,政策调整要适合本国国情;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等。
相关试题
1994DSB信号的频带比AM信号的频带要小
4841要“严格依照()和()对香港特别行政
学习强国答题争上游关于“电视剧”题库大全
77. 装卸爆破器材的地点应远离人口稠密区,
可以通过转发朋友圈的方式进行引流。()答案
(单选题)患儿,女,6岁,右胫骨近端剧痛,伴
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特征及
在过去的2200年间,我国共发生大水灾160
在活动中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动手、自己检查,这
为防止静电火花引起事故,凡是用来加工、贮存、
墙体的稳定性是通过()验算来保证的。
路基工程过渡段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进行什么观测(
校正原稿中蓝色偏紫,应怎样调整?()
医学伦理学的3个特征是()
递进变形包括两部分应变,即()和()。
基础教育的研究成果表明,小学生思维产生中的转
事故可能导致破坏电力系统稳定和电网大面积停电
冷冻生饺子(猪肉白菜馅,每袋净重500克)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一
个体绩效薪酬计划表现形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