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8:02:19

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与世界局势的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与世界局势的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月4日下午,十几个学校的学生近3000人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6月3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厂罢工和商店罢市……6月28日和会对德和约签字,中国代表团拒绝出席此次全体会议,没有在该项和约上签字!

——金冲及《二十世纪史纲》

(1)材料一所记述的事件是        ,从材料一中归纳能够反映中国人坚决拒绝屈辱外交的具体史实。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一贯坚持的外交方针,指出其出台时国际关系的特点。

材料三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60年代末,中国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几乎不参加任何国际组织。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直到80年代,中国对国际社会只是谨慎和有限的参与。而到90年代中期,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达600多个。

——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

(3)依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国际社会态度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国内外因素。

答案解析

(1)“事件”,依据材料一信息“5月4日下午,十几个学校的学生近3000人齐集天安门”可知,所记述的事件是五四运动。“史实”,依据材料一信息“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出现大规模的工厂罢工和商店罢市……中国代表团拒绝出席此次全体会议,没有在该项和约上签字!”归纳得出:提出“还我青岛”等口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2)“外交方针”,依据材料二信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特点”,依据所学知识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和斗争的角度分析。(3)“变化趋势”,依据材料三信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60年代末,中国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几乎不参加任何国际组织……直到80年代,中国对国际社会只是谨慎和有限的参与。而到90年代中期,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达600多个”概括得出:从游离于国际社会转变为积极参与者。“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国人对世界认识的深入等角度分析国内原因;从当前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等角度分析国际因素。

(1)事件:五四运动:史实:学生罢课,提出“还我青岛”等口号: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2)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特点: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和斗争。(3)变化趋势:从游离于国际社会(或国际社会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原因:国内: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国人对世界认识的深入等。国外:当前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世界政治格局(或形势)的变化(两极格局瓦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