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与百姓的幸福,但影响经济发展的

题目描述

【题目】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与百姓的幸福,但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也很多。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用不具,则田畴(田地)荒,谷不殖(生长)

——《盐铁论·水旱》

(1)请选择:材料一中空格处所指应该是        (填字母)。

材料二法家在确立个体农民土地财产私有制的基础上,以赏罚作为督劝人们生产的手段,……达到富国的目的

——章开沅《中国经济史》

(2)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为达“富国”的目的,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汉末到五胡乱华,北方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到一半,或走或死。各种胡人填补了汉人地区减少的人口,同时也因为他们更多的汉人流亡南方

——许倬云《万古江河》

(3)根据材料三,汉末起人口流亡南方的原因是什么?给南方经济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解析

(1)C(铁器或铁农具)(2分)(2)措施:承认土地私有;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作奴隶。(2分,每点1分。)(3)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1分);影响:为南方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和技术,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2分,每点1分。)。(4)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生产工具、经济政策、社会环境(每点2分,写对任意2点即得3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试题(1)铁农具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战国时期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的作用: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所以铁农具是“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C是铁农具,故选C。(2)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史实。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中奖励耕织,即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这一项措施和商鞅变法中“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这一项措施都是商鞅采取的“赏罚的手段”,达到“富国”的目的。(3)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而许多中原人为了躲避战乱,逃亡江南地区。汉末起人口流亡南方的原因是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由于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4)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的作用: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由此可见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生产工具、经济政策、社会环境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