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文化教育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题目描述

【题目】文化教育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一? 西周时期,学校都由国家兴办,教育由官府垄断。教师由官员兼任,世代世袭。规定课程是礼、乐、射、御、书、数等,受教育者一般为贵族。

春秋时期,一些声望高隆的学术大师创办私学,他们多是独立的自由职业者。各国对私学的教学内容不加干预,教师根据自己的学识和见解安排课程,如儒者宣扬仁义之学,法家传播刑名之术等。教育对象也有所变化,如孔子的弟子南宫敬叔等是贵族子弟,子贡出生在富商家庭,颜回却非常贫穷。

——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等

(1)依据材料一,比较西周和春秋时期在教育方面的不同。概括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主张。

材料二? 汉武帝建元五年,《诗》《书》《礼》《易》《春秋》“五经”皆显博士(研究、传授“五经”的太学教师),而原先设立的传记、诸子等博士则历久不置,最后事实上归于废止。汉代大力兴办官学,鼓励发展私学和社会教育。两汉能够维持四百余年,特别是东汉乱而不亡,与长期的教育分不开。

——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2)依据材料二,说出汉武帝推行的政策。结合所学,分析汉武帝推行这项政策的影响。

材料三?

?

时期

措施

具体内容

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章分为八个部分,强调“代圣贤立言”,不许自由发挥,严格规定体例和字数

大兴文字狱

凡不利于统治的文字、著述和言行,一概被斥为“悖逆”,罗织罪名,然后处以重刑。从康熙到乾隆的100多年里,大小案件有90多起

?

?

(3)将表格中①②补充完整。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这两项措施的共同作用。

材料四? 近代俄国和日本改革中的部分内容

?

俄国

日本

17世纪末,俄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与西欧相比差距明显。彼得一世下令设立算术学校,同时学习造船、航海和建筑等技术。西方科技书籍被大量译成俄文。1725年成立俄国科学院,对近代俄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9世纪中叶,日本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系列条约,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中。明治天皇执政后,引进西方教育制度,确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设置了纺织、机械、冶金等课程,为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输送了必要的人才

?

?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4)依据材料四,概括俄国和日本教育改革的相同点。

?

答案解析

(1)从学校的创办者、教师身份、教学内容、教育对象等角度进行比较。有教无类(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加强思想统治等。(3)①八股取士;②清。加强君主专制;加强思想控制等(4)改革的背景都是国家相对落后;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都向西方学习;都注重实用学科;都促进了本国的发展等。

(1)依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的学校主要为国家主办,教师由官员兼任,政府对学校干预较多。春秋时期的学校主要为大师创办的私学,教师为自由职业者。政府干预较少,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2)根据材料可知依据汉武帝推行的政策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且大力发展官学,同时也鼓励私学、社会教育的发展。通过设立太学等方式,在教育上教授儒家学说,配合选官时重用儒家学者,使儒学成为正统,并借此使得中央集权统治不断加强。维护国家稳定,使得两汉持续四百余年。(3)分析表格部分内容“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章分为八个部分,强调“代圣贤立言”,不许自由发挥,严格规定体例和字数”并依据所学可知①处应填八股取士。②根据“大兴文字狱”结合所学可知进行回答。影响部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明清科举对于人们的思想禁锢进行回答。故答案为①八股取士;②清。加强君主专制;加强思想控制等。(4)根据表格可知两国在教育改革方面都设置了造船、机械等专业学校。以及两国的教育改革对于两国近代化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两个角度进行作答。故答案为改革的背景都是国家相对落后;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都向西方学习;都注重实用学科;都促进了本国的发展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