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30 03:54:48

《通志·氏族略》记载:“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

题目描述

【题目】《通志·氏族略》记载:“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这说明古代部分姓氏

A. 是宗法制度在称谓上的表现形式    B. 来源于夏商周时期的世官制度

C. 是社会尊卑关系的本质体现    D. 反映了社会等级制度的崩溃

 

答案解析

由所学知识可得,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有小宗大宗之别,“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正是宗法制度在称谓上的体现,氏成了区分大小宗和贵贱的一个标志,故A正确。材料中并未明确指出古代部分姓氏来源于世官制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所述,姓氏只是一种区别贵贱的方式和标志,并不是本质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仅指出夏商周三代后,“姓”与“氏”合并,不再用来区分贵贱,但这并不代表社会等级制度的消失;相反,地望成了新的区分等级的标志,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A。

A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