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联系与交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

题目描述

【题目】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联系与交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开放与包容是各国文明进步的重要理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诸国。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乾隆御制诗》中有“间年外城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说:“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到恐外人之交际妓繁,又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唐朝主动对外友好交往的两个事例。

(2)材料二中“郑和出使西洋”最远到达哪里?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实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答案解析

(1)唐太宗时期,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法;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中国文化。(2)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3)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的殖民侵入,清朝实行该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

(1)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时期,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法;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中国文化。(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间年外城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 等以为苟不如此,到恐外人之交际妓繁,又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可知,清政府盲目自大的观念和对沿海人民出海集聚力量的恐惧,使清朝统治者将国门紧闭,演化成闭关锁国政策;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闭关锁国政策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的殖民侵入,清朝实行该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