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0 04:19:00

【关注生活新常态材料题

题目描述

【题目】【关注生活新常态】材料题

     一句关切的问候,一个亲切的微笑、一次碰撞后的谦让、一次跌倒后的搀扶……传递爱心、帮助他人,人性才能飘逸芬芳、社会才会充满祥和。

                                      

在我市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大力弘扬好人精神。根据你

对上述材料的感悟,运用教材知识,从人生价值的角度,谈谈为什么好人要有好报、好人会有好报。

孟子云:“与人为善,善莫大焉。”为善助人也需要有理性。每年的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一些福利院、养老院会蜂拥来人,有的老人一天中被洗了几次头,洗了几次澡,还有人陪老人聊天,也不顾其身体是否能承受,老人们根本高兴不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于2016年9月1日正式施行,中华民族乐善好施、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将在法律的规范与保障下发扬光大;将多余的衣物挂在墙上,让需要的人随时取走,为善的同时也避免了受助人的“尴尬”。伊朗街头那些感动世界的“友善之墙”一经传播,迅速有了“中国版”。

(2)针对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理性为善”的理解。

(3)“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准则。你在这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请写出两条。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人生的意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与人为善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辨别运用,结合材料中“理性为善”的要求,从帮助他人与人为善,首先要尊重他人, 要真诚待人,要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帮助他人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好人要有好报”——人的生命不在长短,而在其质量;有意义的人生就要对社会、对他人有所贡献;“好人会有好报”——参考“为什么要帮助他人” (2)帮助他人要真诚,考虑对方的实际需要,要讲究智慧和方法;帮助他人要自觉遵守法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帮助他人的同时要学会尊重他人(3)如 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帮助同学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