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2:47:52

以民主取代专制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民主政治的发展经

题目描述

【题目】以民主取代专制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民主政治的发展经历了思想变革——政治变革——法律完善的过程。在近代历史上,无论是欧洲,还是东方的中国都在发生着变革。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国约翰.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人由于社会契约而失去的是他的自然的自由和他试图取得和成功取得的每一件事物的无限制的权利;而他得到的是公民自由和他所有财产的所有权……君权只不过是全体意志的执行,永远不能转让,而君王只不过是一个集体的人,他除了他自己之外,谁也代替不了……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

——法国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将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体现了哪些比较进步的思想原则?在当时最主要的政治意义是什么?

(2)近代,英国、美国建立起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确立政体的法律文献是哪些?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为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根据材料及中国国情分析,按孙中山的主张能否建立起“至为完美的国家”?为什么?

 

答案解析

(1)第一小问原则,根据材料一“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可以归纳为人民主权学说;从材料二“人由于社会契约而失去的是他的自然的自由和他试图取得和成功取得的每一件事物的无限制的权利;而他得到的是公民自由和他所有财产的所有权”可以归纳为社会契约论; 第二小问政治意义,洛克和卢梭都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们的理论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以革命手段推翻封建专制的理论依据。(2)第一小问政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第二小问文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是《权利法案》、美国的是1787年宪法。(3)第一小问国家,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先生希望通过三民主义使中国成为“至善完美的国家”。由此可知是指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二小问能否,在中国的国情下三民主义无法实现,所以“至为完美的国家”不能实现。第三小问为什么,理由可以从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以及三民主义的局限性等方面回答。比如:当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强大,不允许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资产阶级软弱,三民主义有明显的局限性,不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真正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1)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 政治意义: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以革命手段推翻封建专制的理论依据。(2)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民主共和政体。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1787宪法。(3)“至善完美的国家”是指资产阶级共和国。不能。理由:当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强大,不允许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资产阶级软弱,三民主义有明显的局限性,不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真正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