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

题目描述

【题目】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材料二:条约规定:割__________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定。

材料三: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以及所有附属岛的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白银2 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四: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材料中“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2)回顾这段侵略史,你有什么感悟?

答案解析

(1)鸦片战争;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落后就要挨打;青少年应以史为鉴,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团结奋斗,振兴中华等。

(1)由材料“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鸦片战争。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解答本题需要学生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分析,从中获得相关认识,如落后就要挨打;青少年应以史为鉴,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团结奋斗,振兴中华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