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年12月14、15日,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将在郑州召开。12月16 日上午,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的印度共和国外交国务部长辛格带领代表团到河南洛阳参观……(如下图)。

 

 

材料二  印度与我国都是世界文明古国,两国的交往渊远流长。早在秦汉时期中印两国就有往来,隋唐时期交往就更为频繁。孟加拉、印度半岛东西两岸,经常有中国商船泊港;印度的商船也经常到广州、泉州来贸易。唐朝输往印度的商品有麝香、丝织品、瓷器及铜钱等。从印度输入的物品有宝石、珍珠、棉布、胡椒等。在唐代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两国的佛教徒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的两位高僧……。

(1)阅读材料一并观察图片,材料一中的“……”代表的是什么?当初统治者修筑它的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唐朝时中国的高僧指的是谁?并说明他对中印文化交流的突出贡献。

(3)综合上述材料,它们反映了怎样的主题?

 

答案解析

(1)龙门石窟。宣传佛教。(2)玄奘。带回大量佛经并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今天研究印度半岛、中亚和我国新疆地区的重要史料。(表达出核心意思即可)(3)中印的友好交往;佛教的传播。(回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其它言之有理也可)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结合图片可知,材料一中的“河南洛阳”代表的是龙门石窟,当初统治者修筑它的目的是宣传佛教。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据材料二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中国的高僧指的是玄奘。他在唐朝与外国的交流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印度带回大量佛经并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今天研究印度半岛、中亚和我国新疆地区的重要史料。(3)综合上述材料的内容可知,佛教在中国源远流长,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玄奘去印度取经,中国和印度的关系一直友好往来,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印的友好交往;佛教的传播。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