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9 16:10:46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回答下题。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回答下题。

【1】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墨子的“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等,都体现出关心他人、和衷共济的高尚精神。以下认识正确的有

①乐于助人、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固有传统

②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团结统一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不能以社会利益否定个人利益,应懂得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④人不是孤立的存在,和谐共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在一次会议上,与会者结合本职工作,就如何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进行交流。下列发言中,直接地、有效地解答这一问题的有

①作为理论宣传者,应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讲好中国故事

②作为工艺美术师,经常走进西部少数民族村寨,能采集到大量素材

③作为出版工作者,要做好民族文化的阐释工作,倡导经典阅读

④作为戏曲表演者,应坚持送戏下乡,为群众纾解农忙的疲惫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化、普遍联系、文化自信等知识,考查学生的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故②错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是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相违背的,故③错误;材料中孔子和墨子的话都体现出关心他人、和衷共济的高尚精神,这说明乐于助人、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固有传统,人不是孤立的存在,和谐共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故①④正确。故选B。【2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刻把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可见,选项①③的做法能够直接地、有效地解答材料中的问题,故①③正确;②选项只是强调收集大量素材,并没有体现增强文化自信进行交流,故②不符合题意;④选项的做法是为了为群众纾解农忙的疲惫,可见,这与材料中增进文化自信进行文化交流无关,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文化自觉主要是指对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