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朝对外交往非常活跃,与亚洲、非

题目描述

【题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朝对外交往非常活跃,与亚洲、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在唐朝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往的过程中,许多人物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唐朝都城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它是哪座城市?当时唐朝的哪种陶瓷器闻名中外?

(2)中日两国是一海相隔的邻邦,唐朝时中日交往密切。请举出两例唐朝时期中日两国相互往来的史实。

(3)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时曾说,中印两国历史上已有密切交往。唐太宗时远赴印度学习佛教的是谁?归国后,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一部著作是什么?

(4)请用一句话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以史为鉴,唐朝前期盛世局面的出现对现今的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何借鉴意义?

答案解析

(1)长安;唐三彩。(2)史实:遣唐使、鉴真东渡。(3)玄奘;《大唐西域记》。(4)特点:对外开放。借鉴意义: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

(1)依据所学可知,唐朝都城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它是长安。唐都长安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的水平,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2)依据所学可知,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遣唐使回国之后,带回唐朝的制度和文化,促进了日本的政治改革。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3)依据所学可知,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往。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终于到达天竺,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后回国主持译经工作,由弟子记录成书《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4)综上所述,遣唐使和鉴真东渡促进了中日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玄奘西游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说明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对外开放。以史为鉴,唐朝前期盛世局面的出现对现今的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借鉴意义是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