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夏王朝存在与否颇有争议。从20世纪50年
题目描述
【题目】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夏王朝存在与否颇有争议。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夏文化的探索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碳十四测年数据(选样)
考古文化遗存
标本编号
标本年代(公元前)
龙山文化晚期
SA98122
2030~1965
二里头文化第一期
XSZ104
1880~1840
二里头文化第二期
ZK5253
1685~1610
二里头文化第三期
ZK5249
1610~1555
二里头文化第四期
ZK5255
1560~1529
——(资料来源:《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
材料二二里头早期文化层直接叠压新砦期的地层。……新砦遗址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有外濠、城墙和内濠三重防御措施,中心区的高地上发现一座东西长92.6米、南北宽14.5米的大型浅穴式建筑遗址,其性质……是祭台,此处出土了铜器残片……等高规格遗物。
——赵青春《新砦考古的回顾与展望》
请回答:
(1)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认定夏朝的起讫年代为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据此你认为材料一中哪些考古文化遗存可以成为探索夏文化的对象?
(2)据材料二指出,新砦遗址已经出现了哪些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砦遗址的发现对于破解夏文化之谜的价值。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考古发现的二里头文化中心区在哪里?鉴于有关夏代文献记载极其简单,因此探索夏文化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
答案解析
(1)难度不大,紧扣题干时间“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进而联系材料一表格中相关内容展开回答。(2)第1小问考查学生读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注意材料二中省略号前后相关内容,进而展开回答,难度不大。第2小问可依据课本内容,注意从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的连接、了解夏代早期历史角度展开具体分析。(3)第1小问,难度不大,联系书本史实,明确河南和山西相应区域。而对于第2小问主要从“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两方面展开阐述,有一定难度,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1)文化遗存:龙山文化晚期;二里头文化一、二期(一、二、三期)。(2)文化现象:城堡;祭台;铜器(青铜器)。价值:新砦文化把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紧密连接起来;为了解夏代早期的历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3)中心区:河南中部(西部);山西南部(西南部)。方法: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
相关试题
经吉尼斯世界纪录有限公司认证,北盘江第一桥获
(单选题)()的成立,逐步形成了由金融市场决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甲亢的诊断要点()
(单选题)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相当于()。
如图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的名画
中国被称为“刺绣之乡”的是?
晚清设立的一个机构,不仅办理外交事务,还扶植
2018年11月,由于不满政府的改革
上网、报班、玩伴少、学习压力大……这些是我们
【资料四】某汽车销售公司甲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
省级高速公路监控系统三级管理机构的组成是。
设备线夹压接前应测量压接管管孔的深度,并在导
被处500元以下罚款,被处罚人对罚款无异议的
体力劳动和人生磨难没有摧垮她,关于地狱之有无
动产与不动产的附合
大型商品肉鸭的养殖方式有()、()、立体笼养
对粉煤灰地基进行检测时,下列()项目需用水准
下列选项中,关于线路标准轨距和曲线线路加密、
下列有关保证期间确定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根据ICD-10的说法,精神病性症状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