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商业政策不断调整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在中国古代,商业政策不断调整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弱肉强食,当权者都能看到商业在图霸、兴业中的作用,卫文公为发展经济“务财训农,通商惠工”,晋文公也实行“轻关易道,通商宽农”的政策。
——万李义、孙涛《春秋时期私营商业兴起之原因浅析》
材料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商君书·外内》
材料三两宋的商品经济远远超过以往各个朝代,国家的商业政策不得不作出调整。宋朝早在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就“榜商税则例于务门,无得擅改征商则例”,政府明确规定“场务(征税机构)不即(及时)检税,若收纳力胜过数,各杖一百;留滞三日加一等,罪止徒二年;因而乞取财物赃重者,徒一年。”政府通商惠工的政策措施鼓励了人们经商的积极性,国家虽有明令减免商税,但税额反而增加。
——摘编自冯芸、吴臣辉《宋代商税制度的确立与国家商业政策的调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统治者推行的经济政策及其目的。
(2)据材料二概括商鞅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主张提出的原因。
(3)据材料三,归纳宋朝通商惠工的主要措施及其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商业政策的认识。
答案解析
(1)从“务财训农,通商惠工”和“轻关易道,通商宽农”可以看出,统治者对商业和农业都十分看重,因此实行的是农商并重政策。原因:结合材料中“当权者都能看到商业在图霸、兴业中的作用”可以看出,推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2)从“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可以看出商鞅反对发展商业,所以体现出的是重农抑商政策。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在当时是国之本,而且商业发展影响农业生产、国家收入,危及政权统治。(3)从“榜商税则例于务门,无得擅改征商则例”可以看出宋朝立税则,规范商税征收;从“场务(征税机构)不即(及时)检税,若收纳力胜过数,各杖一百……”可以看出严惩官员侵商、扰商行为。影响:结合措施来看,对于宋代来说,这项措施调动了人们经商的积极性,促进了商业发展。由此带来的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4)本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问题,需要我们根据材料的内容和前面的三问来综合回答问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对商业的态度是有着一定变化的,虽然重农抑商政策一直存在,但是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和统治者的需要影响着商业政策的调整。
(1)政策:农商并重。目的:富国强兵(建立霸业)。(2)主张:重农抑商。原因:农业是经济基础;商业发展影响农业生产、国家收入,危及政权统治。(3)措施:立税则,规范商税征收;严惩官员侵商、扰商行为。影响:调动了人们经商的积极性,促进了商业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4)认识: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统治者的基本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和统治者的需要影响着商业政策的调整。
相关试题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的适用范围是( )。 ?
【判断题】 基础部件就是能构成很多汉字的部件
9695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主要病因是A.慢
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 )
(单选题)物和服务项目实行招标方式采购的,自
(多选题)信用社现金资产包括本外币现金、业务
奥斯本1957年提出的“脑力激荡法”是培养创
(单选题)Robo是GMT工业公司的分权经营
群体规范是群体所确立的表明在特定环境中群体成
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委托其他单位加工应税
下列人类文化成就与古代印度相关的是:(
他出身于将门世家,15年间先后在上谷、上郡、
31、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是探测被保护线路中的
下列节气不在春季的是()。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在竣工验收之日起()个工
甲公司在与王某订立劳动合同时,要求王某先缴纳
高压供电系统中,当∑R≤1/2∑X时,计算短
人体毛发的主要成分为(),因此,每天饮食中必
旅游者在商店看中了一件上衣,店主卖价为150
桥隧建筑物状态评定中规定:结构物或构件状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