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孙启是一名16岁的初中生,他家境一般,向往过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孙启是一名16岁的初中生,他家境一般,向往过富裕的生活,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大款。他无心学习,沉迷网络,渴望一夜暴富。为此,他绑架了家境富裕的网友小东,并向小东的家人勒索30万元,最终孙启锒铛入狱。

材料二: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当代我国的一些大学如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均以“止于至善”为校训。作为当代青年学生,务必懂得“止于至善”的道理。

(1)行己有耻是青春探索的底线,中学生应该如何做才符合行己有耻的要求?

(2)“止于至善”是青春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作为中学生,你准备怎样培养“止于至善”的品格?

(3)结合课本知识,谈谈你对“止于至善”的理解。

(4)“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答案解析

(1)①有羞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②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③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④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2)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慎独和自省,端正自己的行为。④培养兼济天下的胸怀。(3)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4)善良、勇敢、坚强。

(1)本题考查如何做到行己有耻,联系教材可知,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有羞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2)本题考查如何做到“止于至善”,联系教材,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慎独和自省,端正自己的行为等方面回答。(3)本题考查如何理解“止于至善”。联系教材可知,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4)本题考查做到“止于至善”应具有的品质,为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例如:勇敢、坚强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