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1:22:30

观念革新与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观念革新与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代表人物

主张

李鸿章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郑观应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康有为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陈独秀

欲建设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的三个层次,并分析其在背景和目的方面的共同之处。概括说明郑观应对李鸿章,或陈独秀对康有为的“观念更新”。

 

答案解析

层次:由材料可知,李鸿章主张学习西方器物,郑观应、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陈独秀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共同:要求回答近代思想解放潮流都是在西方列强侵略、内忧外患的背景和为了探索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道路的相同点。“观念更新”:郑观应对李鸿章,回答模式即为郑观应有怎样的观点,李鸿章有怎样的观点,再总结“观念更新”;陈独秀对康有为,回答模式即为陈独秀具有怎样的观点,康有为有怎样的观点,再分析总结体现的 “观念更新”。

层次:器物——制度——思想文化。共同:都是在西方列强侵略、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提出的;都是为了探索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道路。郑观应对李鸿章:从学习西方技术深入到政治制度变革。李鸿章认为中国政治制度强于西方,只学西方技术即可;郑观应认为单靠学习西方技术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状况,更需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或陈独秀对康有为:从政治制度深入到思想文化变革。康有为认为推行君主立宪才是根本的救国之道;陈独秀认为只有在思想上用民主取代专制,用科学扫荡迷信,才能促进中国政治变革。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