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23:09:35

古老而年轻的北京,映射着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未来20年将

题目描述

【题目】古老而年轻的北京,映射着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未来20年将全面围绕“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发展。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说出北京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都城始于哪个朝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把它确立为都城是由哪次会议决定的?

材料二  “古建筑绝对是宝,而且越往后越能体现出它的宝贵!”“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

——梁思成、林徽因《北京城的历史与未来》

(2)依据材料二,分析作者对古都北京的态度。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之初如何建设新北京?

材料三  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不仅是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需要,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的需要,对于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对于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北京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的背景。

材料四  中国河北雄安新区(Hung an District)位于京津冀地区核心腹地,由河北省保定市所辖雄县、容城、安新3县组成。……设立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进行城市设计,建设标杆工程,打造城市建设的典范。

——《中国河北雄安新区》

(4)依据材料四,指出建设雄安新区的目的。结合上述材料,北京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答案解析

(1) 第1问:根据材料可知,元朝时期北京第1次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首都。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上,决定将北京作为新中国首都。(2) 第1问:根据材料概括可知,梁思成和林徽因认为,北京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要对北京进行保护。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于历史古城的建设,应该在传承中保护,开发中创新,让古老的北京焕发时代的风采。(3) 概括材料可知,北京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的目的在于,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扩大发展新空间,同时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立世界级城市群。(4) 第1问:根据材料“设立雄安新区,……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可知,设立雄安新区,目的在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应把握城市功能定位,调整空间格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科学规划,做好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推进城市更新,激发城市活力。兼顾文化传承与创新开发,促进首都持续健康发展。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落实“一核两翼”战略格局,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1)元朝;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态度:保护古都北京建议:传承中保护,开发中创新,让古老的北京焕发时代的风采等等(3)背景: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4)可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