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0 20:05:31

    材料一:2019年10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2019年10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十四次会议审议。此次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堪称大修,新增“网络保护”和“政府保护”两章,条文从72条新增至130条。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对此,有部分同学认为,有了法律制度也就有了法治,凡法律要求做的就必须去做。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从法律的来源看,法律具有什么特征?

(2)请对材料二中部分同学的观点加以评析。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法律的特征。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从法律的来源看,体现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这一特征。(2)本题为辨析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认为“有了法律制度也就有了法治”观点错误。理由从法治不仅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还要求实行善治。厉行法治不仅要做到科学立法,还必须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方面加以说明。认为“凡法律要求做的就必须去做”说法正确,理由从有的法定义务要求公民必须作出一定行为,公民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去做,否则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会受到法律的追究的方面来回答。因此部分同学的观点是片面的。

(1)国家制定或认可(2)部分同学的观点是片面的。①从“法治”的内在要求讲,法治不仅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还要求实行善治。因此,仅仅有了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了法治。②从厉行法治的内容要求讲,法治不仅要做到科学立法,还必须做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这个意义上讲,有了法律制度,同样也不等于就有了法治。③依据法律规定,有的法定义务要求公民必须作出一定行为,公民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去做,否则,就有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会受到法律的追究。因此,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就必须去做。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