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思想是社会变革的先声,照亮社会前行的每一步。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目描述

【题目】思想是社会变革的先声,照亮社会前行的每一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材料二  在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的一片灿烂星云,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把形形色色的思想汇聚起来,从而产生崭新的近代文化。

材料三  明显的,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这个问题呢?就是因为过去很长时期之内,我们对马列主义的理解存在的一些教条化的倾向,消化的东西比较多。所以实际生活当中,就受到很多束缚,改革开放迈不出步子。

(1)材料一中,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中国传统思想自由竞放是在哪一时期?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运动?但丁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3)材料三中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的是哪一场思想革命?其核心主张是什么?

(4)材料四中“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重新确立的?

 

答案解析

(1)孔子;百家争鸣;(2)文艺复兴;《神曲》(3)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4)十一届三中全会

(1)依据课本所学,孔子春秋晚期的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统治者体察民情“爱人”,为政以德;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由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依据材料二“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的一片灿烂星云,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可知反映的是文艺复兴。结合课本所学,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发动了文艺复兴运动。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本,促使欧洲从封建社会即中世纪向资本主义社会向近代转变;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篇诗作《神曲》。(3)依据材料三“明显的,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结合课本所学,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的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4)依据课本所学,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