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生命的思考,探究实践。

题目描述

【题目】生命的思考,探究实践。

材料一:(生命的名言)

名言一: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的生命都无可替代。

名言二: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因为人生不可以重来。

各言三: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材料二:面对十万火急的救护车,大多数车主都会选择主动避让,为病人让出一条“生命通道”,争取宝贵的教治时间。“请大家主动避让急救车,您让开的不仅仅是一条车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您是在为生命让道”。

(1)材料一中名言分别体现了生命的哪些特点?

(2)材料二中“为生命让路”体现了什么?

(3)温暖生命要拒绝冷漠,传递生命的温暖我们该怎么做?

(4)人生难免有排折,面对挫折如何增强生命的韧性?

答案解析

(1)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是短暂的。(2)关怀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生命是宝贵的。(3)①不仅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注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的思考并善待他人;②用真诚、热情、给与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营造和谐社会。(4)①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②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③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④了解、掌握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生命的特点的认识,结合材料一和所学,从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是短暂的回答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敬畏生命的认识,题文中“为生命让路”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是关怀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表现,言之有理即可。(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传递生命的温暖的认识,根据所学,从我们不仅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注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的思考并善待他人;用真诚、热情、给与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营造和谐社会等方面回答即可。(4)此问旨在考查学生面对挫折怎样增强生命的韧性的认识,根据所学,从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了解、掌握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等方面回答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