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用和平的方法解决争端,有它合理、适当的地方,但是在对待侵略的

题目描述

【题目】用和平的方法解决争端,有它合理、适当的地方,但是在对待侵略的时候,绝不能一味地妥协、纵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正当独裁者们兴风作浪之际,西方民主国家正在严重的和平主义支配下摇来摆去,没有定见。所谓和平主义,大体可以说是不顾后果而硬要坚持和平。英美两国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在法国人看来,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在大不列颠和美国,情形也差不多。人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流血与损失念念不忘,既悲伤又恼怒。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1938年9月,张伯伦从德国返回时,受到凯旋式的欢迎。……首相从机场前往王宫的路上,自始至终人群拥挤,不分社会等级,人人竭力欢呼,以至于声音也嘶哑了。……荷兰人给他送来了郁金香,比利时人授予他一枚特制的“和平天使勋章”,英国各地竞相以他的名字命名街道。

——汪文军《巨人之战》

材料三:我们的忠诚勇敢的人民,……在上星期的紧张状态之下,他们从不畏缩。对于他们当知道暂时无须再受艰苦的磨炼时而自发表现出兴高采烈如释重负的心情,我并不埋怨他们,但他们应该知道事实的真相。……不要认为这件事会从此结束,这不过是算账的第一步。这不过是以后每年还要递给我们的苦杯的第一口,第一次尝尝味道罢了。

——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1938年10月)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英法等国一种什么思潮?概括这一思潮产生的原因。(照抄原文不得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张伯伦因为什么缘故(什么事件)而受到凯旋式欢迎?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英国对德推行的政策。

(3)材料三中丘吉尔对张伯伦的行为持何态度?举二战初期英国自饮“苦杯”的史实一例。

 

答案解析

(1)和平主义思潮;一战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人们恐惧战争。(2)签订《慕尼黑协定》;推行绥靖政策。(3)反对;德国轰炸英国,德国大规模进攻西欧。

(1)依据材料信息“法国人看来,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在大不列颠和美国,情形也差不多。人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流血与损失念念不忘,既悲伤又恼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了当时英法等国的一种和平主义思潮;这一思潮产生的原因是一战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人们恐惧战争。(2)依据材料信息“1938年9月,张伯伦从德国返回时,受到凯旋式的欢迎。……首相从机场前往王宫的路上,自始至终人群拥挤,不分社会等级,人人竭力欢呼,以至于声音也嘶哑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张伯伦因为签订《慕尼黑协定》而受到凯旋式欢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英国对德推行的政策是绥靖政策。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并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和与奥地利接壤了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捷方应于十天之内从上述领土撤退完毕,英法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新边界安全给予国际保证;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加速了二战爆发。(3)依据材料信息“我们的忠诚勇敢的人民,……在上星期的紧张状态之下,他们从不畏缩。对于他们当知道暂时无须再受艰苦的磨炼时而自发表现出兴高采烈如释重负的心情,我并不埋怨他们,但他们应该知道事实的真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丘吉尔对张伯伦的行为持反对态度;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二战初期英国自饮“苦杯”的史实如德国轰炸英国,德国大规模进攻西欧。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